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若再加上人见人爱的住房公积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啦。
社保缴费比例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社保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
由于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失业等社保5大险种的缴费基数与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挂钩,因此,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会带来各社保险种的调整(划重点了,无论是社保基数还是缴纳比例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哦~)。社保五险给予了大家养老、看病、生娃娃多方面的保障,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解说一下,在社保使用中,大家疑问最多的几个问题:
养老保险
1.未到退休年龄,养老保险交满15年,还需要缴费吗?
养老保险待遇高低与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关系密切。同等条件下,参保时间越长、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待遇就会越高。
在职员工,即便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但是未到达退休年龄的,按照社会保险相关规定,单位必须继续申报社会保险;属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养老保险交满15年后可以选择继续参保,或办理终止手续。停止参保后,有关的社保待遇(如医疗保险)将不能享受。
2.达到退休年龄,养老保险未交缴满15年,怎么处理?
参保人必须到户籍所在地或者符合办理退休条件的地区,申请以个人名义继续按月缴纳养老保险费。续缴满5年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仍不足15年的,可申请一次性缴纳剩余月份的养老保险费,但补缴后累计缴费年限不超过15年,缴费后即可申领退休待遇。
3.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全部属于个人吗?
以上海为例,在职人员的缴费比例为28%,其中单位缴纳的20%记入统筹基金,职工个人缴纳的8%记入个人账户;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为28%,其中20%记入统筹基金,8%记入个人账户,但是费用是全部由个人承担的。
4.多地缴纳社保在哪里领取养老金?
根据参保人在各个参保地的缴费年限,然后按照“户籍地优先、从长、从后计算”的原则来确定领取地。
参保人的参保地和户籍地一致,待遇领取地在户籍地,也即参保地领取养老金
户籍地和参保地不一致的,按照参保人缴费满10年的地方确定领取地:
■ 如参保人有多个缴费满10年的地方,按最后一个满10年的地方确定养老金领取地。
■ 如参保人在所有地方缴费都不到10年,就把参保人的养老关系和相关资金转回户籍地,由户籍地来支付养老金。
5.换工作城市后,养老保险要不要立即转移?
可以先不转,但在退休年龄到达前一定要完成各地社保转移。
a)首先离职后,社保关系会被封存或转出,并不会因为你到了异地建立了新的社保账户而注销原来的账户。
b)不管你变换多少工作和社保缴纳地点,最后只能在一个城市领取退休金。特别是年轻人的职业发展变动很大,有可能今年在上海工作,明年去了苏州,后年又回到了上海。如果每次变动都要进行社保转移,这需要付出许多时间和经济成本。可以在退休年龄到达前,根据自己的养老金领取地,将所有社保统一转到一地即可。
c)原参保地的社保账户封存后,即便不办理转出手续,相关材料、证明和社保卡也要妥善保管,以免日后转移时再往返补材料。
d)社保到底要不要转移,做决定前,先问自己3个问题:
■ 是否已临近退休年龄,需要着手办理退休手续了?
■ 新工作地的单位、社保机构,是否一定要求社保转移?
■ 已确定了在该城市定居退休养老,不再变化了吗?
如果以上的答案是YES,那么你可以办理社保转移,如果不是,那么建议先不要转移。
医疗保险
1.在职员工门诊怎么报医保?
在职职工每个月工资的2%(单位9.5%)缴纳医保。
看门急诊时,需要先用掉当年医疗保险计入的金额,用掉后进入自付段,自付金额为1500元。(此处以2017年上海的标准为例,其他地区自付段金额不一样)
当我们自付金额超出1500元以后的费用,部分是可以享受报销的。报销比例根据病人年龄以及看病医院等级不同,分别为50%到75%不等。具体参见下表:
类别 |
门急诊医疗费用 |
账户段 |
自负段(元) |
共负段 |
医院 |
医保(%) |
个人(%) |
44岁以下 |
用完个人账户当年计入金额 |
1,500 |
一级 |
65 |
35 |
二级 |
60 |
40 |
三级 |
50 |
50 |
45岁至退休 |
一级 |
75 |
25 |
二级 |
70 |
30 |
三级 |
60 |
40 |
自付段标准部分的医疗费用,以及共付段由医保基金支付后其余部分的医疗费用,如个人医疗账户有历年结余资金的,先由历年结余资金支付,不足部分由参保人员自付。 |
2.在职员工住院怎么报医保?
如果需要住院治疗的话,只要交了医疗保险,大部分医药费可以由医疗保险承担的。
首先我们自己需要先出1,500元的起付线费用。超过起付线的费用可以由医疗保险按比例报销。如果超过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还可以由附加基金按比例支付。具体见下表:
住院医疗费用 |
起付线 |
共负段1 |
共负段2 |
最高支付限额以下,起付线以上 |
最高支付限额 |
最高支付限额以上部分 |
标准(元) |
以下部分 |
医保(%) |
个人(%) |
标准(元) |
医保(%) |
个人(%) |
1,500 |
个人自负 |
85 |
15 |
460,000 |
80 |
20 |
3.因公负伤能报医保吗?
如果已经鉴定为工伤,则需走工伤申报流程。
生育保险
1.失业或退休人员可以享受职工生育保险待遇吗?
职工失业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缴纳生育保险费累计满12个月的,其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发生符合规定范围内的生育医疗费用,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但不享受生育津贴,且其未就业的配偶不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2.职工生育保险待遇与生育医疗待遇有什么不同?
1)职工生育保险比生育医疗待遇更全面;基本医保里的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待遇,只是在生完或者流产后,一次性给予一笔钱。
2)职工生育保险待遇是固定人群才能参保享受的,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待遇是只要参加了基本医保按规定享受!
3)参加职工生育保险的人群,需要在累计缴纳生育保险满12个月后才能享受相应待遇;但缴费未满12个月的,依然可按规定享受基本医保里的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待遇,也就是一次性的报销待遇。
4)累计缴纳职工生育保险满12个月的参保人,不能同时享受职工生育保险待遇和生育医疗待遇两个待遇,只能享受职工生育保险待遇。
3.二胎是否也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只要是符合国家和上海市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女职工,不论是生育第一个子女,还是生育第二个子女,都可以依照相关政策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有户口限制吗,还是只要有医保卡就可以了?
A:自今年4月1日起,上海市已将与上海市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外来从业人员全部纳入了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并规定其享受上海市生育保险待遇,与上海市户籍和原外省市城镇户籍五险人员一致。因此,参保职工申领生育保险待遇不受户籍限制。
4.生育保险待遇领取需要哪些材料?
请准备以下5类材料:
a)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正、反面复印件
b)街道办事处出具的《上海市申请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计划生育审核表》
c)在上海市生育的,需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生育医学证明》;在外省市生育的,需携带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注明产妇生育情况(难产、顺产或流产)的出院小结和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在国外或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生育的,需携带当地医疗机构出具的注明产妇生育情况(难产、顺产或流产)的病历证明等材料及中文翻译件
d)本人在上海市开立的实名制结算银行借记卡复印件(可选择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上海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农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其中之一)
e)委托他人办理的,需携带委托书和被委托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正、反面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