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聚焦如何处理外籍员工的人事关系

如何处理外籍员工的人事关系

2015-02-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用人单位聘用外籍员工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外籍员工普遍工资较高,一旦发生劳动争议,成本必然增大。因此,如何规范地使用外籍员工,最大限度地避免法律风险和劳动纠纷的出现,是相关用人单位需要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
 
外籍员工在中国就业,不同于国内劳动者就业,出于种种考虑,外籍员工在中国就业实行的是就业许可制度。换句话说,外籍员工要想在中国就业,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同意,否则即为非法就业,用人单位将面临公安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的双重处罚。因此,用人单位在招用外籍员工时,应当注意并依法为其办理《就业许可证》和《就业证》,以免构成非法用工,被国家有关部门处罚。
 
一旦外籍员工依法在国内用人单位就业,根据《外籍员工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被聘用的外籍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劳动合同期限不得超过五年。根据《外籍员工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中的相关条款,在中国就业的外籍员工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以及社会保险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于在用人单位依法就业的外籍员工,其提供正常劳动后的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在用人单位依法就业的外籍员工,依法享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休息休假权利。这就意味着,外籍员工同样享受年休假、法定节假日、婚假、产假等法定假期。依法就业的外籍员工如在法定工作时间外加班,也有获得加班工资的权利。
 
外籍员工也要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外籍员工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参照本法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该法首次规定了外籍员工强制缴纳社保的问题。《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籍员工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中,又进一步明确了外籍员工必须缴纳社会保险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就外籍员工缴纳社保的前提条件、缴纳的社保种类、社保待遇的享受、不缴纳社保的救济方式及其他情况等都一一做了说明。
 
综上所述,对于依法就业的外籍员工,用人单位基本参考国内劳动者管理即可,他们除了在休假上部分单位会给予优待外,其他基本上都是跟国内劳动者一样的。
 
随着劳动立法体系的不断完善,很多用人单位抱怨用工成本太高。加之部分地方的规定中明确规定,对于非法就业的外籍员工跟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按照劳务关系处理。于是,就出现了部分用人单位冒着被行政处罚的风险,也要使用非法就业的外籍员工的现象。因为这样一来,用人单位节省了离职经济补偿、年休假、社会保险等一大堆成本,而因此可能面临的违法成本也就是几万元的罚款,这也是造成目前全国各地非法就业的外籍员工不在少数的重要原因。对此,我们提醒用人单位,虽然非法使用外籍员工成本要低于合法使用,但是,大家需要从多方面来考虑员工关系管理问题,不能仅仅看眼前的成本,而忽略了长远的利益。

上一篇:频繁跳槽的求职者,是否可以聘用?

下一篇:过完年关,反思年终奖激励三两招

返回

FOCUS电子月刊,每月为HR以及合作伙伴分享最新人力资源行业资讯、政策热点等信息,内容涵盖企业资讯、HR知识库、行业聚焦、职场风云、员工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