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知识库别舍不得给员工加薪!高工资才是节省成本的最好方法

别舍不得给员工加薪!高工资才是节省成本的最好方法

2016-03-23

最近有一个这样的新闻标题:“企业节省成本,北京六成以上员工社保费用被低缴”。成本控制一向是企业的关注点,但是从员工身上下手,真的是长远之计?
 
1
 
最先总结“高工资是节省成本最有效的方法”这一经验的是百年前的福特公司,1914年,美国工人平均工资为每日2至3美元,面对“招工难”,福特汽车公司反其道而行之,实施了每日5美元工资制。
 
福特后来总结说:“我们想支付这些工资,以便公司有一个持久的基础。我们为未来而建设,低工资的企业总是无保障的。为每天8小时支付5美元是我们所做出的最好的减少成本的事情之一。”
 
2
 
一个公司需要找一个部门经理,人才难觅,花了几个月总算找到一个符合的人才,但这位经理候选人要的薪资,比预想的高。老板犹豫再三,最后推掉了候选人。继续找符合预想成本的人才。接下来有浪费了好几个月,找到一位符合预算但能力比前者偏弱的人才。毕竟便宜啊,自己培养吧。
 
结果是,公司为新任经理多花了6个月的学习提升和试错时间,之后该部门才按公司预期的目标创造出应有的价值。
 
据说对待员工的成本,有两种思考方式,一种是“成本意识”,另一种是“价值意识”。以下举例说两种意识的表现:
 
要找一个经理,人符合要求,但期望2万月薪。
 
1、成本意识:招了这个人会增加企业2万元成本?超过预算了?这个人原来收入1.5万,现在要2万,太高了?这类人在市场上应该1.3万就能找到吧。
 
2、价值意识:这个人符合要求,ta在岗位能创造的价值是10万/月。市场上1.3万应该能找到类似的人才,但是要花可能6个月时间,如果这个人现在就到位,6个月,他可以创造60万的价值,虽然薪资比市场成本高,6个月也就多4.2万。
 
3
 
杰克韦尔奇说,工资最高的时候成本最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只考虑到会计成本,没有考虑到机会成本,没有考虑到人的成本。
 
企业基层员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流动性大,总是处在找工作状态,很难把心静在企业上。
 
中高层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不太操心,没有把企业当做自己终生的事情;不安心,带团队没有感觉。
 
为什么高、中、基层都有这样的问题?
 
周鸿祎说,人员成本最高的时候企业成本最低。周鸿祎作为一个已经有过成功历史的创业家,还能留出那么夸张的40%股份期权池,的确是非常有胸怀。奇虎初创融资2,000万美元,假设投后估值6,000万美元。
 
如果从成本来说,40%的期权池相当于2,400万美元(2006年价值近2亿人民币)!如此高的人员成本,使得公司在初创期能吸引一大批资深人才加盟,最终创造百亿美元市值的上市企业。
 
4
 
继续讲一个真实创业者故事。
 
作为一个创业者,她在融资后吸引人才时,仍是采用初创期的做法,和候选人才谈理想谈发展,争取把目前月薪2万的人才,谈到1.5万入职。后来发现这样成长期人才需求量级远比初创期大很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用创业的心态和行动去跳槽的。
 
在拼速度的时候,仍然这样招人,浪费了时间得不偿失。当时算过一笔账,某些关键岗位人才的缺失,让整个公司的节奏减慢甚至停滞。加入公司每个月运营成本为30万,那么为了节约人才费用数万元,浪费3个月,可能就浪费了企业90万元,而浪费更珍贵的是时间成本,时间窗口有时候就决定了企业的成败。
 
反思后,她对招聘急需人才的做法是,假如该人才目前薪资15k,期望18k,如果给他20k明天立马能来上班,就立马给20k,别磨叽谈到16k或者18k。因为目前15k的人才,能给他18k跳槽的企业一定不止一家,你只给18k,可能他还要犹豫各个机会,给20k,可能你就是他最佳选择了。
 
5
 
这个故事,也许对获得投资的创业公司有启发。节俭创业的创业者,拿到资本支持后,要意识到,VC给你钱,是帮助你买时间的,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钱能带来增值和速度,就别让钱趴在账上。
 
高工资是节省成本最有效的方法——这是成功企业的经验总结,具体到自己的企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工资策略必须因企而异。让员工的收入与他创造的价值挂钩,而不是与时间挂钩、不是与职位挂钩,那么当员工工资越高的时候就是企业利润越高的时候。

下一篇:九段HR,年薪2万到50万!你是几段?

返回

FOCUS电子月刊,每月为HR以及合作伙伴分享最新人力资源行业资讯、政策热点等信息,内容涵盖企业资讯、HR知识库、行业聚焦、职场风云、员工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