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洛普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员工的敬业的比例仅为13%,而中国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敬业员工只有6%。这个数据就很有意思了。国内企业强调管理,考勤、薪酬、绩效等等各种制度缺一不可,然而越管员工的敬业度反而越低。而国外有些公司,比如谷歌、Facebook,员工可以带狗上班,不要求打卡,也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员工反而更有创造性。
员工敬业度,从来不是调查出来的
企业管理者最大心愿是每个员工都像自己一样,用心做、拼命干!结果,总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员工总是不够敬业、不够用心、不够投入、不够拼命!为了鼓励员工敬业,或者树立敬业的楷模,企业每年都不惜花费人力物力进行敬业度调查。
然而,员工敬业度,岂是调查就能得出结果的,聪明的员工永远不会告诉你真实的答案。敬业度调查这项工作不但旷日持久,而且成本高昂,是件耗时耗钱还不讨好的事情。 从年度参与度问卷调查准备工作开始,到结果出来后企业制定出行动计划,往往需要超过 6 个月的时间,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提高员工敬业度,他们开始的方向就已经错了。
想要员工敬业,首先得让他们工作开心
任何事物的发展,一定都存在因果关系,做HR的更是明白这个道理。在职场上,员工不敬业都是有原因的,可有很多管理者没发现,或者说发现不了。马云说:员工离职,要么是钱,给少了;要么是心,委屈了。其实员工敬业度和离职是一样的道理:工资低,不敬业;工作不开心,不敬业。给钱这样简单粗暴却非常有效的方法,我们暂且不提,毕竟不是所有HR都能想给员工加薪就能加得了的。我们单单聊聊第二点:让员工开心,也就是说员工体验好。
员工体验旨在创造切实相关和有意义的个性化互动。如今各大企业都在倡导个性化。比如新员工入职,仿佛刚刚赢取进门的小媳妇,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步步谨小慎微,又敏感脆弱;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周全就会让她的心受伤,让热恋降温。故而,企业周全完备的入职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让新员工在入职之初就获得一个良好的体验。
根据Jacob Morgan做的一项调查看出,其中6%的他认为具有卓越员工体验公司的平均利润是其他企业的4倍。积极的员工体验会带动愉快的顾客体验,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业绩。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EX(Employee Experience,员工体验)=CX(Customer Experience,客户体验)=Profit(利润)。
从员工体验着手,提升员工的敬业度
提高员工敬业度,如果不能加薪,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升员工体验。在顺丰,有个岗位叫“员工体验官”,可能你听都没听过这个岗位,却在顺丰备受欢迎。所谓员工体验官,就是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能敏锐洞察身边变化,拥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帮助检视公司制度、流程,协助提升员工感知及满意度的顺丰员工。
顺丰致力于提升员工体验,让员工开心的决心可见一斑。因而,在面临外卖行业的冲击,其他快递员纷纷转行的时候,顺丰员工仍然是最敬业,也是最稳定的。与顺丰相比,海底捞的员工体验工作,也走在99%的国内企业前列。海底捞讲究亲情化,为此做了很多亲情化的举措。在服务行业,海底捞的离职率也是最低,员工甚至能把服务做到令人惊叹,海底捞人的敬业心不得不点赞。
其实,员工的敬业度从来不是管出来的。让员工开心,敬业度自然就提高了,离职率自然就低了,抱怨也少了,对工作更专注了。员工工作不光为了挣钱,能够开心地把钱挣了,才是新一代员工的追求。与其抱怨员工不敬业,不妨思考一下,在你的管理下,员工凭什么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