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风云频繁跳槽的“能力者”VS默默耕耘的“小白兔”

频繁跳槽的“能力者”VS默默耕耘的“小白兔”

2019-05-30

你是频繁跳槽的“能力者”还是默默耕耘的“小白兔”?

 

公司招人的时候,都会纠结于这个难题:

一个毕业3年,只换了一份工作

一个毕业2年,在找第6份工作

前者,稳定踏实,平淡却长久

后者,光芒万丈,短暂却热烈

两两相较,公司会如何选择?

  

网上有个神似的话题:能力很强却频繁跳槽VS能力稍弱但有踏实工作经历的候选者,如何选择?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后者,但也有少部分人选前者。

 

“小白兔”会变成“工蜂”

“能力者”会变成“霸王”

 

“我宁愿一棒子‘打死’那些频繁跳槽的候选人。”我一个老友坚定的说。

 

他的理由大致与这位网友的相似:

 

他认为,一个人的天性很难改变,但能力可以培养。

 

虽然“小白兔”暂时能力弱,但只要他积极向上,公司大力培养,他也能变成能力者。

 

这应该是大部分人选择“小白兔”的原因。

 

我这位老友,在一家老国企供职。其实她初入职场时,招过一位频繁跳槽的“能力者”。见到这位“能力者”的第一眼,老友就被她的气场“折服”。精致的妆容,不俗的谈吐,一丝不苟的态度。思维活跃、极富创意、履历漂亮、眼界开阔。“一看就是大公司出来的管理者。”老友赞叹。

 

当时几乎看她一眼就确定了Offer,根本不在乎她一年连跳3家的经历。结果你侬我侬还没两个月,就“分手”了。

 

什么原因呢?

 

这位精英女管理看不起部门下属。她不仅认为养这么多“闲人”毫无意义,还每天一副“草包”不配和我说话的表情。

 

最神奇的是,在不需要使用英语的部门,经常拿一些全英文的文件让下属翻译。全公司,只有他们部门成员每天在翻译上耗时间。导致其他成员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产出越来越少。而她一枝独秀。

 

到最后,老友说,她部门员工一个个就像被“吸干了精气”。“上班”就像“上坟”。

 

我后来总结,他们经常跳槽肯定是有原因的。是“能力者”但也是“霸王狼”。做事风格或者个人性格,总有一样有问题。”

 

不过,尽管如此,还是有一部分人,非常坚定的选择“能力者”:

 

选这类候选人的人,通常信奉一个“真理”:小白兔再怎么培养,也培养不出灵魂和思想。与其养成“工蜂”和“螺丝钉”,还不如一开始就清退。

 

360董事长就周鸿祎曾说:坚决清退职场“小白兔”!否则就会发生死海效应。

 

我老东家就很信奉这种思想。

 

听说初期招过几批实习生。老老实实、做事勤奋,领导讲话都会用笔记下来。虽然平时开会时,问有什么想法,基本没什么回音。但公司还是对他们抱有很大的期望。俗话说“量变总会引起质变”。老东家非常坚信,这么努力的小孩,总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然后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参天大树没长成,倒开始从根里“腐朽”了。业绩产出就不说了,连工作热情也没了。上班时间网购、打游戏,迟到早退,没有一点年轻人的精气神。

 

从此以后,老东家对这种“小白兔”几乎零容忍。业绩做不出,就卷铺盖走人,没二话。

 

微博上有人说:从小职员升到高层的管理者都有一个“错觉”,觉得自己的升职全凭能力。但真相只不过是你比别人能熬而已。

 

优秀的企业,不能靠这些“熬下来”的“小白兔”。也不能靠频繁跳槽的“能力者”。要靠“调教”后的“小白兔”和“能力者”。

 

让“能力者”不跳槽

让“小白兔”高产出

 

每个个体,都拥有独一无二的个性。不要将哪种人一棒子“打死”。

 

让能力强的员工可以留下来不跳槽,让矜矜业业的小白兔发光发亮,才是公司的本事。

 

我通常将频繁跳槽的“能力者”称为公司的“验毒针”。我同意老友说的那句“他们频繁跳槽一定是有原因的。”但不一定只有她说的那种原因。我比较偏向于周鸿祎说的那种“他们对公司内愚蠢的行为容忍度不高。”

 

现在很多业务部门管理者只顾闷头工作,从来不抬头观察身边人在想什么,想要什么和没有得到什么。这个时候,就应该更多的去帮助业务部门管理者搞清楚这些问题。

 

谁也不想把“头狼”养成“霸王狼”。

 

首先你得搞清楚他们频繁跳槽的原因。如果只是因为原来的公司都不符合他们对企业文化、薪资绩效的期待,那就当机立断的用他们。为什么不用呢?除非你对自家公司没有信心。但如果是情商的问题,那就请他出门右转,好走不送。

 

“小白兔”们有什么优点,不用多说了吧?“脚踏实地,不忘初心”是大多数企业的文化口号。但在社会上沉浮多年以后,还能做到的这8个字的,寥寥无几。而“小白兔”们,却很有机会做到这几个字。

 

如何将这群潜力股用起来,企业要注意这3个方法:

 

1.放养式管理

 

“小白兔”们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脸皮薄。

 

建议业务部门leader,给他们一个广阔的锻炼空间。我曾将一个实习生“放养式”管理。

 

什么都不教,什么都不设限。我只告诉她,实习期内需要达到哪些KPI和我希望培养他们“厚脸皮”。为了保证沟通顺畅,我让她去加各个部门leader微信。从加第一个人微信时羞红脸,到最后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加完公司所有人微信。她个人的成长,是肉眼可见的。

 

2.薪酬体系

 

很多公司的薪酬体系都不够完善。但这又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或者故意忽略的问题。比如公司希望你这个月达到某个业绩目标。那么一定保证你能拿到多少奖金。这是最简单的薪酬激励方式,但很多公司为了节省人力成本,都是不愿意用的。加班费、通勤补贴这些那就更别提了。长此以往,等哪天员工受不了提离职了,再给他加工资,他可能都不愿意留。

 

3.成就感激励

 

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金钱,最能激励员工的,就是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对“自我实现”的看重,在今天的90后一代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90后一代,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说,“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90后不会像70后80后那样,为了生存或者为了父母留在某个单位。90后的态度很明确,要么有前途,要么有钱途。

 

希望是Win-Win,如果一点也不让他们赢,谁也不愿意和你玩下去。而只有先做到和说服老板做到以上三点,才能从公司层面去实现这位小伙伴所说的Win-Win。

 

工作是合作,不是个人秀。不管你是“能力者”还是“小白兔”。谦逊努力,脚踏实地,不忘初心,方能始终。

上一篇:我见过处理人际关系最糟糕的方式,就是100%角色化要求

返回

FOCUS电子月刊,每月为HR以及合作伙伴分享最新人力资源行业资讯、政策热点等信息,内容涵盖企业资讯、HR知识库、行业聚焦、职场风云、员工活动等。